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

回顧 KECES 廠機 USB DAC Ver. 1.3



話說本文回顧的這台 KECES USB DAC,是非常舊的版本 Version 1.3 ( 2004 年? 8 年前的機種)。 在隔了這麼多年後,來回顧一台有些年紀的產品,好像有些不適當。 但自己再想想,這台入手的時機就是 2012 這段時間,且寫文倒也沒什麼特別原因,只是想記錄自己開始 DIY 調音、學習與累積些經驗後的感受。 而與 KECES 的產品結緣至今,便想透過自己的感官,確認 KECES 產品的表現,與自己目前的感官訴求,有什麼樣的差異。
   
手邊這台 KECES USB DAC 是購入的二手品,東西雖然舊,但功能正常,且便宜不少,或許是進入 DA-151 前的末期版本。 現階段來說,東西只要功能正常,其他的部分,我大概還可以自己調整(應該吧?)。 而這篇文記錄完後,我就會開始慢慢調整,畢竟這是手邊唯一的 KECES USB DAC Ver. 1.3,不好好調整調整,怎麼對得起自己。 而現在 Ver. 1.3 版出現機會也蠻低的,自然要好好利用這台研究與學習一下。

來兩張照片





以下正式開始

一 測試的設備:
訊源: NB(不含在總額內KECES USB DAC Ver. 1.3 ( 2K ) => 使用 2 米長的普通 USB 
訊號線: Audioquest Sidewinder 2 M ( 1.3K )
綜擴: Logic A-35 (初代版 7.5K) <= 這台有沒概念的動過刀
喇叭線: 向買喇叭的賣家購入的質軟喇叭線 ( 3.5K)
喇叭: ALR Jordan Entry SI ( 14.5K)
喇叭底座: 1( 1.5K)
石墨角墊: 8 ( 4.8K)
濾波排插: 二手Tripp Lite ISOBAR6 Ultra x2 ( NB 使用一台,USB DAC 使用一台) => 1.8K
上述設備約 35K

其他相關的設定
1- NB 使用 Win7 Home Premium x64 SP1
2- NB Win7 下未作優化(舉列 => 執行緒 6X~9X)
3- Win7 下使用 Goldwave 5.65

三 測試的曲目
01 - Solstice SOCD 221 => 6 32 (鋼琴)
02 - Solstice SOCD 235261~263 => 1 (小提琴與鋼琴)
03 - Solstice SOCD 906 => 1~3 (教堂空間與人聲..)
04 - Solstice SOCD 957 => 1 (大鍵琴)
05 - Skarbo DSK 4052 => 1 (短笛與鋼琴)
06 - Skarbo DSK 11088 => CD1 4 (馬林巴琴)
07 - Timpani 1C1174 => 47 14(長笛、短笛、豎琴、木管、雙簧管...大編制)
08 - La La 徐佳瑩 極限 => 3 (人聲與配樂)
09 - 田馥甄 To Hebe => 7 (人聲與配樂)
10 - 江美琪 悄悄話 => 3 (人聲與配樂)
11 - 亂彈阿翔 把我換成你 => 9 (人聲與配樂)
12 - 鬼束千尋 One of Pillars => 1~5(人聲與配樂)

選擇直接搭配我手邊最貴的組合,是因之前在 DIY 調整 KECES USB DAC Ver. 1.4 時,對後段系統的表現,已大致有個印象。 而我平時測試的電腦多媒體喇叭,則還是在實驗與調整的東西,不太確定它的狀況,所以不再增加測試的變數。 至於測試曲目的部分,若比照之前調整 KECES USB DAC Ver. 1.4 時的狀況,測試的曲目應該還會更多,這次因過去這段時間裡,已累積些經驗,所以測個大概即可。

這次測試 KECES USB DAC V1.3,發現的 第一個狀況就是 => 直接使用USB連接,這台撥放任何音樂的背景,就比同是廠機的 KECES DA-151 MKII 來的毛躁與不乾淨 (當然這是有原因的,待有機會再敘述)。 因之前測試 JEPCore 與 Win8 時,發現低頻的表現很慘,所以這次也先從鋼琴開始測試。

Solstice SOCD 221 第 6 與 32 軌 => 這兩首在我沒專業的認知裡,有測到鋼琴上低中高的三個頻域,也可確認看看是否因 USB DAC 而導致低頻表現悽慘。 一測試這兩首後,果然是 USB DAC 造成這樣的表現 => 中往較高音的鍵,泛音不太明顯,高頻往上衝的範圍與到頂的感覺,有被削掉或抑制住,但還算堪聽。 中往低音的鍵,多數的聲音感覺都不太對,也沒什麼共鳴,上下起伏的層次變化也不明顯(沒法沉下去),僅有少數聲音感覺堪聽且有共鳴,但層次的變化不太明顯。 總而言之中高頻的層次變化較好與堪聽,中往低頻的層次變化不佳、多數都難聽。 速度上的表現,則還可以表現出這兩首曲目快慢感覺,沒有特別卡或不順暢的地方。

Solstice SOCD 235261~263 第一軌 => 在小提琴的表現,果然沒像鋼琴那麼慘,堪聽也變成還可聽,但泛音不明顯、很少的擦弦聲()、沒有手動作的感覺、聲音的發聲點發散,細微的聲音變化都沒有或是微弱。 是小提琴沒錯,但因無人拉小提琴的感覺、很多小提琴的聲音美與細微的變化無法傳遞,真是可惜啊!

Solstice SOCD 906 1~3 軌 => 女聲主唱、男和聲、女和聲、小範圍的空間感與一些細節的表現,都可以感受與察覺到。 但這三首對高頻與時間上的連續性有一定的要求,所以在這部份 => 透明感、高頻的擴散性(沒有擴散感)、空間感的範圍(縮得非常小)、各頻段的力道(無衝擊感與力道)與時間上的連續性(音樂間有中斷不連續的感覺),都發現其表現的不足。

Solstice SOCD 957 1 軌 => 大鍵琴的表現也很慘,鉤弦的感覺很微弱(快聽不出來),金屬弦震動的堅韌感與聲音也很微弱,該有的空間感與殘響都感受不到,背景非常的混濁,時間上演奏的快速變化,表現得非常混亂。 簡而言之,大鍵琴表現的非常難聽。

Skarbo DSK 4052 1 軌 => 短笛的表現比預料的好,也到可聽的程度,但短笛高頻衝頂的感覺(被抑制住或削掉)與力道(演奏力道的輕重),還有上下起伏的層次表現,則還有進步的空間。

Skarbo DSK 11088 CD1 4 軌 => 馬林巴琴的表現也不好,敲鍵的聲音模糊不清(沒有脆的感覺),透明感也沒了(被蒙上層厚布),高頻音瀰漫空間的感覺薄弱,不是不明顯,就是呈現不連續的塊狀,嗡嗡作響的共鳴也同樣薄弱。 這軌本身的速度感是明顯,且強烈如暴雨,非常多細膩的變化,可惜速度、力道與變化通通都大打折扣,讓人無法盡情享受琴聲之美,與演奏者純熟的技巧變化。

Timpani 1C1174 47 14 軌 => 第 4 軌內的長笛與短笛,即便在大音量出力時,仍能感覺頂端被削掉(力道與衝頂的感覺不夠或沒出來),小號吹奏時,震動的感覺與力道也不夠,吹奏型樂器擴散感不足與發聲源不明確,但可以聽到五種樂器(大概..)的演出。

第 7 軌的大編制演奏,裡面的樂器太豐富了(沒有細細數,但應該超過十種吧!),簡而言之雖然知道樂器的存在,但不見得能判斷出樂器的種類(當然,也因我聽過的樂器種類不夠多,尚未建立起樂器的聽感區別),樂器聲音的質感、層次、變化、力道表現的不足,讓人覺得演奏美感仍有進步空間。

第 14 軌內的樂器同樣能辨識出來,前後定位也算有出來,但空間的感覺不連續,且只出現在喇叭後,而整個空間形成的不完整,真是無奈阿!

La La 徐佳瑩 極限 3 軌 => La La 這首歌,除了有一波波不斷擴散與漫延在空間中的感覺外,帶感情的歌聲,也讓我常常拿來當測試。 但在這台 USB DAC 上,擴散的感覺很單調,且範圍非常小,而且沒有漫延的感覺。 帶感情的歌聲,或許有人喜歡它再加上種模糊不清的背景,但並不是我要的。 而太過明顯的氣音(齒音?),似乎不符 La La 的聲音,且會讓聽者受到干擾,是種影響欣賞心情的缺點。

田馥甄 To Hebe  7 軌 => Hebe 的聲音,屬於較清亮、乾淨的,但因 USB DAC 的影響,聲音變得比較低沉,也因為較模糊的關係,變得比較暖聲。 氣音(齒音?)的影響也存在,但沒像 La La 那麼明顯,透明感變差,也同其他的測試曲目。 原本曲內許多的和聲,也變得分離度不夠,或埋在其他聲音裡,而不易被聽到。

江美琪 悄悄話 3 軌 => 江美琪的這首歌,有著與 La La 那曲類似的問題,沒有擴散感,但氣音的狀況,雖說還有改進的空間,卻也沒那麼嚴重。 吉他、鈸這兩樣伴奏的樂器,鈸的部分表現得比預期的好,從出現到曲結束,聽得出是鈸,也有適當的比重。 鈸的聲音維持著節奏打點,知道它的存在,又不影響欣賞人聲與吉他聲。

亂彈阿翔 把我換成你 9 軌 => 他的歌是最近我才開始聽的,我蠻喜歡這首歌,才拿來當測試。 原本是有厚度、力道且富感情的歌聲,但因為 USB DAC 的影響,聲音變得薄,且力道與感情的傳遞都打了折扣。 同樣的其他測人聲發現的問題,也影響著這曲,但又發現另一個問題 => 整首歌速度都變慢了!!

鬼束千尋 One of Pillars 1~5 軌 => 鬼束的歌曲,從我開始調整 USB DAC 時,就列為常測項目,因為她的歌聲充滿著感染力與情感。 而在調整的期間裡,也發現一個無奈的事實,日版 CD 的聲音,真的比台版 CD 的聲音更符合我的需求(測試的這張 CD 是之前剛好被丟去日本時抽空買的) 測試出的狀況與之前一致 => 擴散與瀰漫的感覺很少,力道被壓縮在頭部附近,就硬生生地消失了! 感染力與情感,也因此大打折扣,聲音感覺是平面的,無法拉出前後。 鋼琴與提琴的部分就不寫了,一些樂器的聲音(鼓或手搖樂器),幾乎消失在背景裡,或是聽起來不對(類似手搖的鈴或內含沙沙顆粒的那種樂器),而同樣有歌曲速度變慢的問題。


總結: 
時代在進步,KECES USB DAC 從 DA-151 開始,也歷經了好幾個版本,而此 USB DAC 則更在 DA-151 之前,因此有進步的空間是可預期的。 回顧這台 USB DAC 的時間點,剛好又在我開始覺得碰觸到 "真正的音響世界" 後。 在經過一年多的閉門造車與摸索,並開始嘗試第一次的 "調音" 。 而整個調音的過程裡,又剛好遇上符合自己需求(錄音藝術)的音樂,其後再花了一年多學習 "" 音樂本身內涵的各種聲音。 兩年多的時間,其變化遠超過預期,但也讓人對聲音的要求提高了許多。

回到兩年多前,即便這台是 KECES USB DAC Ver. 1.3,仍比之前 DIY 的第一台(或許第二台也是...) KECES USB Ver. 1.4 好。 慚愧阿! 那時都只是把 USB DAC 做出來,而對調音懵懂無知,且還抱持著懷疑的想法。 果然人還是要在付出時間與精力,再加上適當的機遇,才有機會快速的成長。 


以現在的程度 => 終於能分出些差異了,進而分析其不足處,甚至可以靠 DIY 改進


以下為這次回顧 KECES USB DAC Ver. 1.3 的優缺
優點:
1- 以那時的時代背景,KECES 確實提供了一個比普通音效卡,更能享受音樂的選項

2- 以那時的時代背景,KECES 在提供選項之餘,也以親民的價格,讓更多人能負擔,進而能享受音樂

3- 此 USB DAC 以入門的角度,已可表現許多類型的音樂,屬於一般 "暖聲與較耐聽" 型的調音

4- 此 USB DAC 即使是遇到較大編制的古典樂演奏,仍能表現出多種不同樂器間的區別

5- 此 USB DAC 在不少樂器的表現,仍屬可圈可點

缺點:
1- 背景較毛躁與不乾淨(有比較過其他產品的狀況下)

2- 人聲普遍有氣音(齒音?)稍強的狀況

3- 中低頻的力道與音色表現較差(尤其是鋼琴演奏)

4- 高頻的力道與頻寬表現不足

5- 整個頻寬聲音調整得不夠平衡

6- 空間構成與透明感、連續性、擴散性與空間瀰漫感,還有動態與層次..,有很大的進步空間

7- 某些曲目會產生速度變慢的狀況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